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16章 过了一把瘾
    1938年6月至10月,中日双方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抗战史上最大规模的会战。此次大战,中国投入了100万兵力,而日军也投入了将近40万。

    中日双方在长江两岸进行胶着作战。

    不过在当时那巨大的差距之下,中国能够抵抗日军四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日军也因为此战开始不得不转变对华战略,他们陷入了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战略相持阶段。

    这对于资源稀少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然而,这次会战本身可以极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以及延迟日军占领武汉的时间,为百姓和军队撤离武汉争取更多时间。

    可惜的是因为马当要塞的失守最终让武汉会战提前爆发,而在这之后国军将士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伤亡来抵抗日军。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谁也不会想到这座固若金汤的马当要塞失守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场结业典礼。

    马当要塞位于江西彭泽县,距离九江仅有八十里的路程,其中马当山雄峙江边,一旦谁控制了这座山,那么必定会居高临下,当时国民政府也深知马当山的险要。

    抗战爆发初期,上海、南京相继丢失,山东沿海的日军正步步逼近徐州,此时国民政府虽然迁都重庆,可是当时实际上的首都是武汉。

    这里是抗战物资的中转站。武汉丢失,那么多的抗战物资无法运送到大后方,对于整个抗战大局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在当时为了保卫武汉,国民政府采取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方针,即将日军的兵峰挡在武汉外围,给物资的集结和城市的防守赢得时间。

    而马当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则是一道天然的防线,因此这里也是国民政府防御的重心。

    为了保卫武汉,当时数量不多的中国海军将仅剩的几艘舰船全数炸掉,沉到了江底,以阻挡日军从水路的进攻,同时又在海面上布置了各种鱼雷。

    除此之外,军事委员会还在此地布置了将近一个军的兵力,由16军军长李蕴垳担任前敌总指挥。

    当时国民政府的设想,是马当要塞起码能抵挡日军1个月。

    然而事实的结果却是仅仅两天马当要塞失守了,而失守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场结业典礼。

    日军南路军第十一军的部队要溯江而上,马当要塞首当其冲。可是作为16军军长的李蕴垳居然在此时不思加强守备力量,反而是疏于防范。

    他自认为马当要塞固若金汤,不需要担心小鬼子的进攻,便没有将战略的重心放在防卫上,反而在大战前一刻还创办了所谓的战地学校,并且严令16军的中下级军官都必须来参加学习,为期两个星期。他还自任校长。

    本来大敌当前,很多的士兵都很不理解李蕴垳的举动,可是无奈军令如山。于是从6月10日开始,马当要塞开办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学习班”。

    光有学习还不够,李蕴垳更是要求在6月24日当天,所有参加学习的中下级军官都必须参加结业典礼。

    很不巧的是,李蕴垳的这个办学举动,被当时在附近打探情况的日谍知道了,他立马将此消息报告给了日军华中派遣军指挥部。

    而日军华中派遣军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就在6月24日当天派遣重兵进攻马当要塞。

    幸好当时守卫马当要塞的鲍长义坚守职责,使得马当要塞并没有立马失守。

    可是马当要塞毕竟兵力不多,面对日军的进攻根本无法抵挡,他们只得向16军司令部求援。

    此时李蕴珩正恼恨鲍长义不听他的话,没有来参加学习班的结业典礼,在初时拖拖拉拉迟迟不肯发援兵,直到兵团司令部以及战区司令部都被惊动了,李蕴珩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时候才派遣援军。

    可是李蕴珩派遣的援军最终又出事了。

    当时奉命驰援马当要塞的师长薛蔚英167师以大路不安全为由放弃了距离短的大路,反而一头扎进了崎岖的山路之中,而薛蔚英就在这山路之中迷路了。

    那边马当要塞的守军孤军奋战,苦苦等候援军的到来。为了尽快夺取马当要塞,日军使出了战场上最卑劣的“毒气弹”,马当要塞的士兵坚守了两天之后终于因为没有援兵而失守。

    而这座国民政府精心打造的马当要塞在这之后居然成为了日军的“碉堡”,国军花了十几倍的兵力都未能重新夺回马当要塞。

    马当要塞的失守让武汉外围整个都暴露在了日军面前,武汉外围的守军也被迫提前应对即将来犯的侵华日军,一场大的会战将在此地展开。

    抗日战争是一场漫长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综合国力明显落后于侵略者的中国一方,必须尽可能地通过人力和地利来不断抵消日寇的技术优势,从而争取最后的胜利。

    因此,当1937年冬天,淞沪会战进入尾声,日寇试图沿着长江逆流而上时,当时的国民政府便已经开始着手加固之前早已提上案头的沿江国防工事修筑,计划用梯次防御,来削弱敌人。

    其中,位于皖赣边界的江西马垱山(又作“马当山”)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了中日双方争夺的要点。

    马垱山,属江西彭泽县,该地居于安徽重镇安庆与江西九江之间,距离九江仅有八十里的路程。

    长江流经此处,产生了天然的河流分叉,其中,一条因泥沙淤积,无法通行,止步于马垱山对岸的小孤山。

    而另一条则恰好穿过马垱山,形成了一个宽度不足一里的长江孔道。马垱山居高临下,面对这条江流。

    这样的地形,可谓是易守难攻。一旦谁控制了马垱山及附近高地,那么船队想由长江下游逆流而上通过此处将势必登天。

    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自然深知马垱山得失对于战局走向的重要性。此时,上海、南京相继丢失,由山东沿海登陆的日军与江浙的日军正试图夹攻江苏交通要地徐州。

    第五战区压力颇大,显然,战火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烧至华中枢纽武汉三镇。

    因此,为了保卫武汉,中方必须在武汉外围构筑足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布置充足的守备部队,以拖住日寇的重兵集团,给武汉防守赢得必要的时间。

    位于长江中游的马垱山一带,便是国民政府布防的重心,在这里,中方将原先由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统辖下的青岛海军部队布置于此。

    这些海军官兵在战争爆发后,便将船只沉没于江中,阻挡日军从海路深入内地,而船上的舰炮则被他们拆下,一路拖到了马垱山附近。

    除此之外,当时的军事委员会还成立了由第16军军长李韫珩为首的马湖区要塞指挥司令部,组织防御。

    将士们在马垱山、长山、香口、和香山等处布置舰炮和轻重机枪组成的阵地,江面则安置水雷与沉船,只等日寇送上门来,好将其一举歼灭,争取“御敌于国门之外”。

    此时的日本华中派遣军,也深晓“兵贵神速”的道理,徐州被其攻陷后不久,日军随即于6月初攻打安徽省会安庆,并于6月13日将其夺取。

    守卫此地的川军在付出惨重伤亡后被迫后撤,马当要塞,瞬间变成了抗击日寇的前沿阵地。

    大敌当前,作为马当、湖口等处要塞的总指挥官,李韫珩本应当加强守备力量,避免不必要的调动,以免让日寇钻空子。

    可是,此时的李韫珩误以为日方的进攻重心不在陆上,因此不但不加强前线守备,反而创办了所谓的战地学校,想过一把当校长的瘾。

    李韫珩命令包括马当要塞司令王锡焘在内的中高级指挥官,都要来进行为时两周左右的学习。一部分官兵对此感到不理解,但却无法阻止。

    李韫珩为了表现自己对于抗战的所谓“诚意”,还允许当地的保长和甲长等来参观学习,他哪里知道,这些来参观学习的人中,恰有为日寇搜罗情报的日本特务。

    由李韫珩倡导建立的所谓战地军校,从6月10日“开学”,到6月24日“结业”,折腾了两周时间,李韫珩计划于6月24日上午进行结业典礼,并特别要求参加学习的军官全部到达。

    结果,混在人群中的日谍趁李韫珩等麻痹大意,将情报暗中传递给了在江面上游弋已久的日本舰队,暗示日方可借24日中方守备空虚,进行偷袭。

    而此时马当要塞的守军,还蒙在鼓里。

    6月24日凌晨四时,位于马当要塞侧翼的香口阵地守军,大部分尚在熟睡之中,监视江面的前沿阵地上,仅有寥寥几个哨兵,没精打采的眺望为薄雾所笼罩的江面。

    突然,枪弹如同瓢泼大雨般倾泻而来。一瞬间,不少官兵被打死在阵地上,其他人被突发情况惊醒,还没有进入工事组织反击,就被登陆的日军打散。

    由于军中官佐大多去参加李韫珩的所谓“结业典礼”,导致守军多处阵地无人指挥,在日军进犯下,陷入混乱之中。

    为了实现此次占领要塞的计划,日方除利用特务渗透外,又投入了由中国台湾调来的两个步兵大队和一个山炮中队。

    香口阵地失守,大量日军由此突入,开始分头攻打香山和长山的中国守军阵地,以彻底打开攻入马当要塞的大门。

    守卫长山的陆战队,在香口失守后不久,发现了冲到眼前的日军,双方随即展开了枪炮互射,不少日军步兵试图借着芦苇荡掩护,从要塞前的太白湖穿过,结果被守军发现,将其全歼。

    但是,此时日军主力已经基本巩固住了香口的登陆阵地,人数有限的守军恢复战前的对峙状态尚且困难重重,只能据险死守,然后急速请求李韫珩的增援。

    马当要塞的求救电话,很快要到了李韫珩的司令部。相比于马当要塞附近激烈的战事,李韫珩却显得犹豫不决,他想当然的认为日军绝不会如此轻易突破阵地,为此不愿向马当要塞增兵。

    当武汉方面打来电话,向其通告情况之危急,要求他尽快调派援军后,李韫珩终于不能“稳坐泰山”了。

    但是,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他又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那就是派薛蔚英的第167师放弃公路近道,去走崎岖的山路,救援死守要塞的孤军。

    就这样,马当要塞的守军在被对方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后,又因援军未及时到达而陷入困境。

    6月25日下午,日军的炮火已将香山和长山要塞摧毁,马垱山要塞守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拼命反攻,但却因对方占有火力优势进展乏力。

    到了6月26日中午,原先装备舰炮的中方三个要塞守备大队伤亡惨重,且弹药耗尽,被迫退出要塞,向彭泽县一带转移。

    日寇则顺势占领了马当要塞,在击退中方援军的小规模反击后,日军接应后续部队穿过此处,向湖口和田家镇等处压了下去。

    从1937年算起,国民政府有计划地加固马当要塞,持续了近两年,在战争前夕,这里还布置了重炮和三个陆战大队,为何守了不到三天就丢失得一干二净?

    日寇的火力猛固然是一方面,但从根本上讲,正是李韫珩的轻敌与错误指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因为马当要塞的失守,武汉外围的守军被迫提前应对海陆并进的日本华中派遣军。伴随着马当要塞上空逐渐散去的硝烟,武汉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