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36章 冀鲁豫支队
    1939年2月,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特务团、独立团进入冀鲁豫边区,4月与当地武装合编为冀鲁豫支队,辖第1、第2、第3大队。

    第344旅特务团是红军干部团①的一个营改编,实际是华卓然原警备师的部队。

    这次成立冀鲁豫支队,朱德和彭德怀就想到华卓然,结果华卓然就到冀鲁豫边去当支队长了。

    华卓然原本只带了一个警卫班,朱总司令考虑华卓然此去,冀鲁豫支队战斗骨干不多,就让华卓然从总部特务团带一个连前去。

    第344旅特务团的团长是周勇,他一见老首长华卓然来当支队长,高兴得合不拢嘴。心想,这捯来捯去,最终还是捯到一块来了。

    原来,中央警备师在长征途中就被编散,一部分被补充到一、三军团(比如说甘灿团就去了一军团),一部分与干部团合并,华卓然自己也去干部团当副团长了。

    周勇最早是华卓然手下的通讯班长,后被华卓然送去彭杨军校学习。毕业后正赶上中央红军大转移,他被分配到红九军团。

    当时中革军委把中央警备师也划归到红九军团②,周勇就顺理成章返回了老部队。华卓然安排他当了一个连长。

    长征途中周勇的团与师长华卓然一起被整编到干部团了。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干部团和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校长倪志亮,政委何畏,教育长李特,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有上级指挥科、上级政治科、步兵团和特科团,其中特科团就是根据原干部团改编而来,团长韦国清,政委宋任穷,参谋长毕士悌。

    当时周勇在步兵团当副营长,而华卓然则被调走,调去红十五军团了。

    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周勇的步兵团组编到十五军团,被编入115师344旅,步兵团改为特务团,他当时就是副团长兼一营长。

    现在几个单位又重新组编,周勇的特务团被编为冀鲁豫支队第一大队,他任大队长。独立团编为第二大队,在特务团和独立团各抽出一个连,连同华支队长带来的一个连,再加上当地的武装,编为第三大队。

    华卓然到任后,又新组建了一些直属单位。

    支队这些直属单位,其中有一个警卫连(在警卫班的基础上扩编),一个机枪连,一个炮连(濮城战斗时缴获日军佐佐木联队火炮10门,田义全部送给了华卓然),一个侦察连,一个卫生队。

    全支队有三千余人枪。

    冀鲁豫边区紧挨着晋南,田义的23军恰巧就在晋冀交界的地方。这也许是朱总司令和彭德怀的主意:以华卓然与田义的关系,冀鲁豫支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果然,华卓然一到冀鲁豫边,就想到去拜会老上级田义。

    但是从冀鲁豫边去晋南的濮城,中间是日占区,也就是日军第十四师团盘踞的地方。

    濮城战斗日军吃了亏,就恨透了国民党第23军。后来,日军从各个渠道也知道八路军有一个叫华卓然的帮助了23军,日军也把华卓然恨透了。

    现在华卓然到了冀鲁豫边,虽然日军可能没这么快得到消息,但要从日占区过去,岂不危险?

    但又不得不去。在开支队党委会的时候,政治委员何炯建议支队长,过黄河经过国军第九军团高霆的防区,转道豫北,再去濮城。

    其他同志都同意,认为虽然路途弯远了,可安全系数却高多了一一高霆是为数不多的同情八路军的国民党将领之一。

    华卓然却笑着说:“不至于这么怕吧?没事,大道朝天,各走一边。他日本鬼子又不是神仙,不会知道我们从他们的防区过的。”

    众人拗不过华卓然。这天,华卓然只带了一个警卫班从驻地出发,他们要勇闯日战区。

    最靠近日战区的是周勇的第一大队,华卓然到了一大队,周勇接着。知道支队长要闯日战区,周勇心里也捏着一把汗。

    在大队部,华卓然问周勇:“周勇呐,这日本鬼子的情况你知道多少?”

    周勇知道,支队长问他,一是真的想了解敌军的情况,二也是考察考察自己。对于支队的主力部队,不熟悉敌情,如何跟敌人打仗?

    周勇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报告给支队长。

    华卓然听后,还比较满意。几年的磨炼,这个周勇完全具备了一个指挥员的素质和才能。

    临走前,周勇也想去。他说:“华司令,还是带着我去吧!这一条路,我己经走了两三趟了。”

    华卓然严肃地说:“什么,你也去?真是乱弹琴!你走了,第一大队怎么办?”

    周勇嗫嚅地说:“我……我不放心您!”

    “不用担心!你刚才说你己走了两三趟,我就不能走一趟?”华卓然说。

    “是!”周勇不再说什么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干部团:为了适应战争的形势,1934年10月1日的时候,红军将第一步兵学校、第二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划归为工农红军学校建制。而学校也跟随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工农红军学校建制编入了干部团。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护卫党中央和军委机关,为部队储备、培训和输送干部,必要时需要参加战斗等。

    干部团的团长是彭杨军校校长陈赓,政委是宋任穷,参谋长是钟伟,政治部主任是莫文骅,党支部书记方强。相信大家对于这些人十分的熟悉。解放后,陈赓是大将,宋任穷是上将,莫文骅是中将,钟伟是少将,方强是中将。

    干部团下辖3个步兵营,一个特科营,一个上级干部队,约1480人。长征路上,干部团不仅是培训和储备干部的单位,而且是一支重要的战斗部队,受军委直接领导。

    干部团中的普通士兵都是连、排级别的干部,他们一直都是长征中红军最精锐的一个团,长征开始后,一直为军委纵队担任前卫、沿途警卫、掩护任务等。

    因此,干部团也有伤亡,比如土城战役,干部团伤亡就很大。

    而除此之外,人们经常能够看到在宿营或休整的时候,干部团还在进行遭遇战、掩护战、强渡江河等军事科目的训练。士兵们十分的辛苦。

    后来,中央军委将警备师的一部充实到干部团。

    干部团当时的装备也是很不错的,装备了冲锋枪和钢盔,在当时我军的装备中算十分先进了,一般的红军是没有这种待遇的,敌人一般只要看到戴钢盔的红军或戴眼镜的团长就会望风而逃。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干部团和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校长倪志亮,政委何畏,教育长李特,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有上级指挥科、上级政治科、步兵团和特科团,其中特科团就是根据原干部团改编而来,团长韦国清上将,政委宋任穷上将,参谋长毕士悌。还有一部分的学员被补充到了其他主力部队担任基层干部等,为红军、八路军输送了一批人才。

    1935年11月到达陕北之后,成立了西北工农红军大学,之后扩编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

    注②军委组建红九军团时,因为战情紧急,有许多单位并没有依照命令按时集中。比如说中央警备师,却一直是在做警卫中央和军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