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37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①
    华卓然一行都是骑的战马。他们沿着黄河向西奔驰。

    在马上,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

    这一带人烟稀少,他们一路奔驰,却很少碰到村庄。

    马很快,转眼间就跑了几十里地了,却没有看见鬼子的影子。

    自然,这条路线是周勇提供的。周勇所说的他走了三四趟,就是这一条路线。

    根据周勇提供的情报,接下来便是日军重点防守的地区。华卓然停下战马,让大家休息打尖。

    休息了一下,人和马都缓了一口气。华卓然就对班长杜文远说:

    “小杜,等下派两个尖兵走在前面,适当地拉开距离。”

    又对大傢伙说:“同志们,遇到敌人能避则避,不能避就装,一句话,不能动枪,不可恋战!明白吗?”

    “明白!”大家伙齐声说。

    “好,出发!”华卓然下达命令。

    两个尖兵闻声出动。

    战马嘶鸣,马蹄得得,一路远去。

    “跟上!”杜文远一马当先,跑在了前面,隔刚才出动的尖兵大约二百米。

    剩下的警卫战士簇拥着华卓然跑在了后面。

    刚跑了十几分钟,走在前面的尖兵就返了回来。

    “报告支队长,前面发现了敌人。”一尖兵报告。

    “有多少人?是否哨卡?”华卓然问。

    尖兵答:“报告支队长,是哨卡,大约二十人左右。”

    “好,换衣服。”华卓然吩咐。

    战士们纷纷跳下马,从马鞍上摘下一个小包袱,打开,掏出里面的日军军服。他们迅速换上。

    又将八路军服装放进小包袱,照样系于马鞍上。

    转瞬间,华卓然一行就变成了一队日军。华卓然佩带的是大佐军衔,杜文远是少佐,其余均是卫士。

    华卓然和杜文远并辔走在最前面。

    二十分钟左右,他们来到哨卡前。

    哨兵老远就喊:“站住,你们是哪部分的?”

    杜文远打马向前,来到哨卡前,用日语回答:“我们是佐佐木联队的,身后是佐佐木联队长。”

    杜文远曾在延安的速成班学了几个月的日语,一般的对话还能对付几下。

    “证件!”哨兵并不以杜文远的口头介绍为然,伸出手例行公事般要通行证。

    杜文远忙掏出通行证递了过去。

    “你是山田少佐?”哨兵边看证件边打量着杜文远。

    “正是!”杜文远答。

    “好,让他们过来!”哨兵捏着证件,一副不放心的神态。

    他又叽哩咕噜向哨卡的卫兵吼了几句,就见那些卫兵马上动作起来,拿枪的拿枪,攥刀的攥刀,如临大敌。

    “八嘎!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长官?”杜文远喷怒地咆哮起来,举手就朝哨兵的脸上掴去。

    哨点被掴得眼冒金星。但他又不敢发作。毕竟站在面前的是一位少佐。而且,后面缓缓走来了还是一位大佐呐!

    “哈依!”哨兵被杜文远的气势震住了,毕恭毕敬站着。

    “山田君,怎么回事?”后面赶来的华卓然问。

    “报告大佐阁下,这位卫兵目无长官!”杜文远余怒未休,指着哨兵喊道。

    “算啦!山田君,他也是在履行职责,得饶人处且饶人!”华卓然宽宏大量。

    华卓然的日语说得很流利。他在黄埔军校选的就是日语。抗战爆发后,延安抗大办了短训班,有日语老师专门教日语,这是战争的需要,他一有空就会去听。所以,他把多年丢失的日语又找回来了。

    “是,长官!”杜文远向华卓然敬礼,表情恭敬。

    那个挨打的日军士兵忽闪着两只惊恐的眼睛,他已将对这些人的怀疑转变为对这些人的畏惧。他已经失去了正确的判断了。

    华卓然亲切地对那士兵说:“你叫什么名字?”

    “史二郎。”士兵嗫嚅地说。

    “史二郎,你是一个优秀的士兵,虽然你对长官不敬,但你在执行任务,任何人都值得怀疑。那天我见到你们伊藤联队长,我一定为你请赏。”华卓然用流利的日语与史二郎交谈。

    “谢谢长官!”史二郎完全被慑服了,他向华卓然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华卓然继续说:“回去以后你可以跟你们联队长说,就说我佐佐木想尽快熟悉黄河地形,正在这一带勘察。我们终究要打过黄河,直向西进的!”

    史二郎依然嗫嚅地说:“不敢!长官。”

    华卓然笑着说:“诶吔,这有什么不敢的?又不是什么军机大事!”

    “是!长官。”史二郎恭敬回答。

    杜文远鄙夷地说:“证件。”

    原来证件还捏在史二郎的手里。史二郎慌悚地将证件还给杜文远。

    “好了,我们走了。估计我们明后天就会返回来。”华卓然骑在马上说。

    “放行!”史二郎对着手下喊着,又恭敬地对华卓然说,“大佐阁下,请!”

    就这样,他们大摇大摆地过了关卡。

    华卓然在周勇那里了解到,日军第十四师团驻在黄河北岸的有两个联队:佐佐木联队和伊藤联队。

    佐佐木联队在濮城战斗中受到重创,目前还没恢复过来,所以疏于警戒。而伊藤联队士气正旺,哨卡遍布。

    华卓然一行过了第一道哨卡,接下来竟通行无阻。

    原来史二郎用电话通知了各个哨卡,佐佐木大佐正在勘察河防。

    各个哨卡信以为真,竟都放行了。

    奇怪的是,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人报告给日军的指挥机关(当然史二郎也没有报告给伊藤联队长)。三天后,华卓然原路返回,照样通行无阻。

    华卓然顺利到达濮城,连田义也惊讶地说:“小华子,难道你是飞过来的?”

    这件事在八路军冀鲁豫支队广泛传扬,人们津津乐道华司令智过日军哨卡之事。

    还是在濮城,华卓然和田义共同商讨将日军第十四师团逼离黄河北岸的计划。因为从整个态势看,日军占据这么长的黄河线,他想什么时候过黄河就什么时候过黄河,这肯定于抗战大局不利。

    但是仅靠他们两支部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华卓然就请求田军长联络在晋冀鲁豫地区的其他国民党军,共同来完成这一计划。

    当时,晋南的国民党军有上十个军,十多万人。

    第9军裴昌会部在豫北重镇济源;第43军赵世铃部在山西南端之垣曲;第17军高桂滋部在绛县地区;第3军唐淮源部、第80军孔令恂部在闻喜、夏县地区,第98军武士敏部在董封镇一带,第15军范汉杰部在高平地区。

    如果将这些部队集中起来对付个十四师团,那敌人能招架得住么?!

    岂料想,这个计划的实施八字还没有一撇,就传来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的磨擦,做出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1939年1月21日至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在此前后,蒋介石曾一再宣称:“抗战到底的意义,是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况;中日问题的解决办法,在于召集太平洋会议;对共产党政策,目前是联共和防共,最后达到以三民主义溶化共产党的目的。”

    这次会议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成立了反共的“特别委员会”,通过了整理党务的决议案。

    全会以后,陆续制定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异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反共秘密文件。

    蒋介石集团的斗争矛头,已由对外转向对内,加紧了溶共、防共、限共和反共的活动,加紧了反共宣传,设立了许多监狱、集中营,囚禁、屠杀共产党人,向边区、解放区派遣大批特务,进行破坏活动。

    国民党顽固派政策的逆转,是有深刻的阶级根源和国际背景的。

    “是由于他们对抗战的不彻底性和对外依赖性,以及对本国真正革命力量壮大的恐惧心之再一次暴露。同时,也是由于目前战争形势,国际情况及日本情况所促成。”

    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军委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部,于1939年4月,在山东残杀、逮捕了八路军干部和战士200余人。

    6月,国民党河北省民军总指挥张荫梧部,袭击了河北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残杀八路军干部和战士400余人。

    11月,河南确山新四军留守处200余名伤病员和家属,被国民党和特务杀害。

    12月,阎锡山制造了“晋西事变”,对晋西的决死队发动突然袭击,屠杀共产党员和群众500余人,逮捕1000余人。

    同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先后占领淳化、正宁、宁县等五座县城。

    1940年3月,国民党第九十七军朱怀冰部,进攻太行山区,袭击八路军总部,等等。

    对这一系列破坏活动,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早有警惕。

    1939年3月,中共中央明确指示:对非理进攻,必须反击,决不能轻易让步。

    我们的对策是:应保护同情者,孤立与打击与我积极磨擦的分子”。

    1939年7月7日,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三大政治口号。

    9月16日毛主席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中又明确指出:

    “我们根本反对抗日党派之间那种互相对消力量的磨擦。但是,任何方面的横逆如果一定要来,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实行压迫,那末,共产党就必须用严正的态度对待之。这态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我们是站在严格的自卫立场上的,任何共产党员不许超过自卫原则。”

    在陕甘宁边区1939年冬天,八路军总部将三五九旅部队从华北敌后根据地调回,协同留守部队,给胡宗南部队以沉重打击,摧毁了绥德分区五个县的反动政权,恢复或建立了人民政权,使陕甘宁和晋绥连成一片。

    在冀西南,面对国民党朱怀冰部的进攻,八路军一二九师忍无可忍,奋起自卫。对朱所属的投敌有据、罪恶昭著、人民愤恨的侯如墉、齐明礼等部,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将其8000多人大部消灭。

    同时,集中25个团的兵力,对附敌反共的石友三部以坚决打击,毙伤3000多人。尔后又对顽固反共的朱怀冰进行了第二次打击,经过四天战斗,消灭朱怀冰三个师。

    从而,使蒋介石挑起的第一次军事反共高潮,在八路军的英勇反击下,土崩瓦解了。

    在军事上打退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共产党还反击了国民党在政治思想战线上的进攻。

    “玄学鬼”张君劢、反动文人叶青等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共产党不需要存在”,“中国人不需要社会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暂搁一边”等谬论。

    在反共声浪甚嚣尘上的情况下,人民忧虑,朋友疑虑,有些人还想在国共两党主张之外走另一条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文章。

    从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的特点出发,科学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点;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论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从革命的性质和阶段出发,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纲领。

    既批驳了敌人的谬论,同时给全党和统一战线内各方面人士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中国革命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