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75章 红旗永不倒②
    为何琼崖红军没有被编入新四军中呢?

    我们先来看看抗战前琼崖红军的发展历程。

    四一二事变后,海南岛党组织集合了七个县的农民武装,组建琼崖讨逆革命军,没几个月,队伍就从七百人发展到4000余人。

    1927年11月,琼崖特委将琼崖讨逆革命军改编为琼崖工农革命军,设东、中、西三路军总指挥部。

    改编后,各路工农革命军相继攻占陵水、藤桥、三亚等城镇,并创建了乐会、万宁、陵水等根据地。

    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队伍发展到1.2万人,是海南岛红军的极盛时期。

    然而在国军三个旅正规军的残酷围剿下,至12月,苏区大部丧失,红军只剩下130人,被迫转入母瑞山,队伍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辖1个营。

    中原大战爆发后,海南岛国军兵力空虚,再次给了红军发展的机会。

    1930年8月,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下辖第1、第2团,独立营,共1300余人。

    两年后,粤军抽调152师再次登岛,围剿红军,独立师这时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领导人决定趁敌立足未稳,发兵攻打海口,攻城未克,又遭到国军援军反扑,部队遭受严重损失。

    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收拢余部在母瑞山坚持斗争8个多月,只剩下26人,于1933年4月转移到琼山、文昌地区,进行隐蔽斗争。

    1936年5月,冯白驹将散于海南岛各地的红军战士集结起来,再次组建琼崖红军游击队,共80多人。到1937年6月发展到200多人。

    海南岛又名琼崖,屹立于浩瀚的南海之中,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也是祖国南疆的重要门户,享有“南海明珠”之称。

    其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北濒临南海与台湾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还是“天然资源宝库”。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对海南岛觊觎已久。1939年2月10日,日军陆海军协同入侵琼崖,未受任何抵抗即迅速侵占全岛。

    面对危机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抗日武装毅然挺身而出,竖起琼崖抗战的大旗。抗战烽火由此燃遍琼崖全岛。

    琼崖抗日武装,是华南地区唯一由红军队伍延续下来的抗日队伍,其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琼崖红军游击队。

    在土地革命鼎盛时期,琼崖红军游击队曾发展到2000人左右,建立起拥有100万人口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但第二次反“围剿”失败后,部队仅剩几十人。

    至全国抗战爆发,全琼仅有共产党员约600人,红军游击队200余人。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共琼崖特委遵照中共中央团结抗战的指示,与海南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国民党当局旨在吞并琼崖红军,提出种种无理要求,甚至逮捕了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及其夫人曾惠予。

    前面讲到,冯白驹,今海南省琼山市人,曾被周恩来称赞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中共中央获悉冯白驹被捕消息后,积极采取营救措施。

    经过周恩来、叶剑英的反复交涉,以及琼崖各阶层民众和海外侨胞的强烈抗议,蒋介石被迫于1937年12月下旬下令琼崖国民党当局无条件释放冯白驹。

    1938年9月24日,日机轰炸海口、府城,侵略矛头直指琼崖。面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主张以及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琼崖国民党当局被迫接受和谈,同意了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

    10月22日,琼崖国共两党经过谈判终于达成协议: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序列,但政治上、组织上保持独立自主。

    12月5日,琼崖红军游击队在琼山县云龙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简称琼崖独立队,史称“云龙改编”。

    琼崖独立队由冯白驹任队长,马白山、刘振汉(国民党委派)任副队长,下辖3个中队和一个特务小队。

    “云龙改编”,是海南人民革命斗争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正式诞生。

    此后,琼崖独立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琼崖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9年2月10日,日军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挥台湾混成旅团、海南岛派遣部队1万余人,在海军和航空兵的配合下,登陆进犯海口、府城。

    国民党守军仅做微弱抵抗随即溃退,海口、府城很快沦陷。

    2月13日凌晨,日军海军第5舰队从琼州海峡北岸竹山起航,14日拂晓于三亚港附近登陆,未遇任何抵抗,当日侵占三亚、榆林和崖县。

    随后日军南北对进,除白沙县外,海南各县城及交通要道、沿海港口等先后沦陷。

    日军入侵琼崖后,琼崖独立队立即停止军政整训,奔赴抗日前线,首先进行了潭口阻击战。

    潭口渡口位于南渡江下游,距海口15公里,距琼崖独立队驻地云龙约10公里,是日军东进的必经之地。

    琼崖独立队认真研究分析了战前态势,判断日军侵占海口、府城后,可能渡江东进,遂决心在潭口伏击日军,以打击日军长驱直入的侵略气焰。

    定下作战决心后,琼崖独立队第1中队队长黄大猷、副队长符荣鼎率领该队80余人,于2月10日上午隐蔽行军,迅速赶至潭口渡口东岸,严阵待敌。

    不久,日军果然向潭口进犯,并配以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渡口东岸。

    据符荣鼎事后回忆:“一时间,渡口被炸得沙石横飞,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埋伏在附近的班长李文奇被炸断了左脚,但始终强忍剧痛一声不吭,最后壮烈牺牲,成为日军侵琼后琼崖抗日武装牺牲的第一人。

    面对日军的狂轰滥炸,琼崖独立队坚守阵地,沉着应战,阻击日军前进,直到黄昏才奉命撤离。

    潭口阻击战历时近一天,迟滞了日军的渡江行动,给日军自海口登陆以来的首次打击,振奋了琼崖军民的抗日精神,提高了琼崖独立队威望。

    当地群众心向独立队,踊跃参军支前,琼崖处处掀起了军民团结抗战的热潮,形式多样的抗日组织和团体纷纷建立,一些地方武装开始向琼崖独立队靠拢,部分国民党军还主动提出了联合抗日的要求。

    潭口阻击战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仅有300多人的琼崖独立队迅速增至1400余人,遂于同年3月扩编为琼崖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总队,简称琼崖独立总队,掀起了琼崖敌后游击战争的新篇章。

    琼崖独立总队成立后,积极出击日伪军据点,破坏交通线,攻打文昌县,围攻那大镇,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

    至1939年底,对日作战达70余次,毙日军800余人,延缓了日军向海南岛纵深发展的行动。

    除少数民族地区所在的白沙、乐东、保亭3县外,全琼各县、区、乡及村都建立了中共组织,琼崖的共产党员增至9000余人。

    1940年1月26日,根据中共中央“要把琼岛创造为争取九百万南洋华侨的中心根据地,创造为党在南方发展扩大影响的根据地,创造为培养干部的根据地”的指示,琼崖独立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至同年冬,部队发展到3000余人,开辟与巩固了琼文平原抗日根据地和美合山区抗日根据地。

    其活动范围遍及琼山、文昌、澄迈、临高、儋县、万宁、琼东、乐会、昌江、感恩、定安11个县,成为琼崖抗日游击战争的主力军。

    同时,琼崖独立总队执行向外线发展的方针,将活动区域扩展至琼东北、琼东南和琼西地区,使之成为琼崖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有力依托。

    敌后抗日根据地进入严重困难阶段后,琼崖独立总队充分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粉碎了日伪军自1942年5月至1944年春发动的连续大规模“蚕食”和“扫荡”。

    在近两年的艰苦奋战中,琼崖独立总队团结抗日根据地民众与日伪军作战多达1000余次,不仅坚持了琼文、六连岭、琼西等抗日根据地,还开辟和发展了六芹山、儒万山等抗日根据地或游击区,将抗日游击战争推向全琼,为夺取琼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创造了条件。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冯白驹遵照上级指示,创办了琼崖抗日公学。

    琼崖抗日公学诞生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火中,坐落在美合抗日根据地内。

    那里原先荆棘丛生、野兽出没,全校师生一起动手,平整土地、清除杂草,盖起了一栋栋别具风格的教室宿舍——所有的屋顶都是用竹条夹着茅草绑扎而成,四周的墙壁则是用竹篾编织。

    根据中共中央“开办大规模干部学校”的指示,在继续办好随营军政训练班和开办党校的同时,1940年7月,以“抗大”为楷模的琼崖抗日公学正式成立。

    冯白驹兼任校长,下设初级班、高级班、工农班、妇女班和儿童班;后来又设立了军事队、政治队、行政队、民运队和普通队,学员均由各县保送。

    琼崖抗日公学针对学员多为工农基层干部的特点,确立了以培养工农干部为主的办校方针,提倡自觉学习、自觉进步、自觉遵守革命的纪律和制度,重视培育政治信仰和使命担当精神。

    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抗日根据地又处于初建阶段,物资供应尤其是文化用品十分短缺。总队部造纸厂自制的土纸供应紧张,每个学员每月只能领到几小张,只能省下来考试才用,平时记笔记尽量利用旧纸边角或字行间的空隙。

    写字就把小竹竿削尖代替钢笔,没有墨水就用木炭或锅灰磨成粉末,再加水调制为“特制墨水”。工农班和儿童班的学员,则以沙地为纸,树枝作笔,在地上练字演算。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师生们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乐观精神,磨砺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顽强意志。

    琼崖抗日公学的创办,为琼崖地区培养了一批政治、军事骨干,对于抗战的深入进行以及之后革命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学员毕业后,无论在战争前线或敌人后方,都是坚决抗战的火种,点燃了琼崖全岛抗日的烽火。

    事情仍回到抗战之初,为什么琼崖红军未改编成新四军呢?

    七七事变后,接到中央指示的冯白驹致函海南岛国民党当局,提出琼崖国共两党团结抗日、进行谈判的主张。

    国民党要员则在报纸上答复,同意琼崖共产党的倡议,双方遂开始洽谈琼崖游击队撤离海南岛、改编新四军相关事宜。

    本来事情谈得很顺利,根据上级要求,琼崖游击队预定于1937年9月乘船离开海南岛,北上到安徽歙县岩寺,改编为新四军。

    可是,到了1937年9月,冯白驹到塔市乡演村指导当地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时,却被国民党琼崖当局非法逮捕。

    国民党军政当局一方面妄称:除非红军开赴海口府城接受点编,否则不会释放冯白驹。

    另一方面对冯白驹威逼利诱许诺了冯白驹许多好处,还把冯白驹中学时的老师请来劝降,冯白驹都不为所动,拒绝在要求红军游击队开赴海口点验的命令上签字。

    我党得知冯白驹被捕后,立即组织舆论攻势,揭露国民党假抗日、真吞并的面目。

    琼崖各界人士强烈抗议国民党琼崖当局破坏团结抗战的罪行,海外琼侨、港澳琼籍同胞也纷纷写信、打电报、发表谈话、发表文章,要求琼崖当局以民族利益为重,立即释放冯白驹,恢复谈判,共商抗日大计。

    中共中央多次向蒋介石交涉。1937年12月,蒋被迫下令无条件释放冯白驹。

    冯白驹虽然被释放,但海南岛军政当局在蒋介石和广东军政长官余汉谋的指示下,自恃拥有兵力优势,拒绝红军提出的独立自主改编条件,并拒绝承诺为红军北上提供便利,仍然无理要求红军开赴海口点验。

    冯白驹据理力争,双方一直争论了9个月。而新四军早已组建完毕并开赴抗日前线。

    1938年9月,海南岛形势骤然紧张。9月24日,日机轰炸海口、府城及演丰、塔市等地的城镇和农村。

    9月30日,日军舰进犯榆林港,形势异常紧迫。

    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为了保卫广州,驻海南岛的国军一五二师渡海北上。

    至此,国军在琼仅剩两个保安团,总兵力不足4000人,战斗力非常弱,不足以抵挡日军进攻。

    迫于形势,海南岛保安司令王毅主动找冯白驹谈判,希望能帮忙抗战。

    10月22日,经过10个月的第三轮谈判,王毅接受了琼崖特委提出的原则要求和条件。琼崖国共两党终于达成合作抗日协议。

    根据协议,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辖3个中队及1个特务小队,共300余人。

    在改编过程中还有个插曲,当时王毅对琼崖游击队仍怀吞并心理,要求游击队开赴海口点验。冯白驹为了防止红军游击队被国军消灭,坚持到琼山县云龙墟改编队伍。

    冯白驹选择云龙墟作为改编地点下了一番苦心:

    一、云龙墟位置十分重要,位于南渡江东岸,距府城20多公里,是海口至嘉积的必经之地。

    二、云龙墟是老游击区,基层党组织健全,群众觉悟高。

    三、这里也是冯白驹家乡,冯白驹对此地非常熟悉。

    几年后,当初阻挠琼崖游击队渡海北上的国军高官估计会悔青了肠子:

    1939年3月,琼崖游击队就发展到一千人,改编为独立总队。

    抗战胜利后,琼崖游击队发展到5个支队7700余人,根据地人口达100万以上,土地占全岛的一半。

    后来这支部队发展琼崖纵队,成为一支特别的人民武装队伍。

    这支特别队伍带领着海南人民与一切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搏斗,并在抗日烽火中成为抗击日寇的中流砥柱。

    这支队伍就是最初从海南岛上威震敌胆的“琼崖讨逆革命军”,再到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它们走过了辉煌的革命历史。

    讲到琼崖纵队,除了冯白驹,还必须讲到一个人,那就是庄田①。

    庄田将军,曾下南洋参与劳工斗争,去莫斯科进行军事学习,浴血长征、奋战琼崖、征战越南、荡敌粤桂滇黔,一生戎马转战半个中国!

    庄田,海南省万宁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参加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等。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在广州逝世。

    1934年10月8日,庄田率领红一方面军红九军第七团跨过一座“红军长征第一桥”,一路掩护红军西去。

    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庄田参与湘江战役,他说我军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但也付出巨大代价,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从出发时的8.6万人减至3万人。这次战役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江水。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之前,庄田所在部队的重任是率部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转移。

    1935年2月,庄田被委任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第八团政委,参与率领红九军团脱离主力单独执行掩护任务两个多月,在金沙江、乌江等地辗转作战上千里,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在位于万宁市革命烈士纪念陵园的庄田纪念馆里,有一张关于瑞金武阳桥的资料图,河面宽阔,桥面和桥墩却是临时简易搭建的。

    1940年4月,中共中央命庄田由延安回海南参与领导敌后抗日战争。

    9月抵达海南后,他被任命为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第一总队副总队长。来到海南后,庄田很快率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美合和琼文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1942年5月,日军决定对琼崖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蚕食”、“扫荡”。革命面临最困难最残酷的时期。琼崖特委决定由庄田指挥抗日独立总队,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10月中旬,日军发现我军作战意图后,改变战术,寻找我军主力决战。庄田随即以变应变,改用“敌集中我分散,敌分散我集中”的战术,组成上百个游击小分队,灵活机动打击日伪军,每天少则杀伤其10余人,多则40余人,积小胜为大胜。

    至1943年1月,共毙伤日伪军800多人,重创敌军。

    1934年初,庄田抨击王明“左倾”路线被人告密,随即被关押审查。周恩来前来检查工作,不久庄田即被释放。

    “原因是,周恩来认为他既当过教官,指挥才华又出色,正是红军需要的干部,所以就对办案人员进行干预说服。”②

    1947年后,庄田先奉命去越南训练撤到当地的广东游击队,协助越南开展反殖民斗争;后又回国任粤桂边纵队司令、桂滇黔边纵队司令等职,继续征战。

    万宁市党史办党史股股长许甜感叹说:“他确实厉害,在广西云南时,把队伍从1000多人拉到了3万多人。”

    由延安出发回海南前,周恩来同志要求庄田要7天内熟记同中央联系的电报密码。

    “那时的密码是4个号码代表一个字,量大难记,他还是外行。但他却在3天内就记住了。”

    庄田后人庄祝霞透露,庄田与周恩来南下到重庆时,后者检查前者背密码情况,结果他背诵流利,周恩来非常高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庄田(1906一1992)原名庄振风,海南省万宁县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4月25日于广州逝世。

    注②此处引用庄田后人的回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