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207章 春暖桃花开
    8年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沦陷区积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争取湖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政府退至四川重庆之后,湘鄂边界地区成为敌我双方拉锯交战的战场。

    湖北石首、公安和湖南华容3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万里长江在此迂回东下,河汊交错,湖泊密布。

    在华容与石首边界,有一座名山叫桃花山。桃花山绵延20余千米,群峰耸立,古木参天,山路蜿蜒曲折,峰回路转,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这一带的粮食、棉花等战略物资,更为敌我双方所瞩目。

    1943年3月,侵华日军继夺得襄南地区之后,又发动了鄂西战役,日军3个师团兵分5路,从沙市至岳阳之间强渡长江,迅速占领了江南大批国土,石首、公安、华容等县先后沦陷。

    此时,根据南方局指示,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迅速派出一支武装,挺进江南敌后,点燃了湘鄂边界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烽火。

    1943年5月,日军发起了湘北鄂西战役。当时,新四军第五师已在江陵、监利、潜江县的三湖、白露湖建立了立足点,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南缘已接近石公华地区。

    10月,石公华县委根据斗争实际需要,在石首炮船口召开石公华县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石公华县行政委员会。

    中共石公华县委和石公华县行政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党领导下的华容县人民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江南挺进支队进入江北后,根据襄河地委的指示,准备向江南发展。

    这时,华容桃花山地下党支部书记李镇藩派缝纫工人王德珍找到杨震东、李人林、张泽生,要求支队进军桃花山,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随后,江南挺进支队和石公华县委成员在第五师1个营的配合下,向石公华挺进。

    11月28日,石公华县委有关同志在杨震东、张泽生率领的新四军江南挺进支队第四十五团加强连护送下挺进桃花山。

    当晚,部队由王德珍带路,从斋公桥秘密渡江后,准备在焦山河附近过调弦河。

    当时,日伪军已将这一带的大部分船只控制起来。调关、桃花山一带的地下党组织得知支队准备过江的消息后,立即组织抗日十人团和部分群众,将隐蔽在内港中的船只拖出,搭成浮桥,让部队过河。

    是夜,部队在才子庙宿营。12月1日,江南挺进支队胜利到达桃花山。

    当天,江南挺进支队在桃花山下的大旺厂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吴家垱、青竹沟、砖桥、塔市驿等地群众纷纷赶来参加大会,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

    江南挺进支队进驻桃花山后,接着挥师西进,先后收复调弦口、焦山河、上津湖、万庾、白鹤台、鲇鱼须、梅田湖、六波庵等与石首、华容、公安县相连的大片土地,然后取道回师桃花山区,胜利地开辟了桃花山抗日根据地。

    桃花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象一把利剑,插进了敌人的心脏,让日伪军日夜不安。敌人对根据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

    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利用一切有利时机,主动出击,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保卫和扩大了根据地。

    1944年1月,驻华容县城的日军300多人,经杀猪港进犯桃花山根据地,向新四军驻地疯狂“扫荡”。

    此时,襄南中心县委副书记吴云鹏与新四军第五师四十五团副团长杨洪先带1个营的兵力来桃花山检查工作。

    面对敌人“扫荡”,新四军决定予以迎头痛击。战斗开始时,因敌装备精良,且占领了有利地形,新四军一时处于被动地位。

    然新四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术,由杨洪先率主力向砖桥方向边打边撤,杨震东率挺进支队向县城发动佯攻,迫使“扫荡”桃花山之敌回援县城。

    待敌赶至县城时,杨震东已率支队撤回根据地,从而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日军为防止新四军的袭击,在墨山铺周围修筑坚固的碉堡,架设铁丝网。

    1月24日深夜,支队长杨震东率领2个连的兵力悄悄接近据点,用铁钳剪开第一道铁丝网。

    此时,营房内的日军正在饮酒作乐,杨震东带领几个战士向据点摸去,杀死敌军哨兵。埋伏在周围的战士纷纷跃起,冲向日军营房。

    此战缴获步枪20多支,子弹3000多发,及大批食盐、布匹、腊肉、火柴等物资。

    这次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军,迫使日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龟缩据点内,不敢轻举妄动。

    江南挺进支队在狠狠打击日军的同时,还不断打击伪军。

    当时驻广兴洲的只有一个日军宣抚班和一个伪军大队(即岳阳县保安团第二大队)。日军宣抚班驻黄公庙(今广兴洲镇黄安村),有30余人枪。伪军大队驻广兴洲镇,有200人枪。

    伪保安大队长张世杰(监利人)是日军的忠实走狗,经常带领保安大队下乡骚扰。

    1944年春,广兴洲乡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使日军所占据的地方越来越小,军事行动受到监视,特别是日军经过广兴洲地区和游击区的粮草,经常被封锁和断绝。

    5月,日军叫嚣要“吃掉”这块逐渐扩大的抗日根据地,于是,集结日伪军进行一次“扫荡”。

    支队长杨震东为诱敌深入,假调主力离开华容岳阳边境地区,然后采取先袭日军后打伪军的战术,派一个排到黄公庙袭击日军宣抚班,击毙日军4人,缴枪3支。

    在日军准备出动时,新四军一齐开火,日军吓得忙缩进碉堡。新四军撤离黄公庙后,日军宣抚班令张世杰扫荡广兴洲地区。

    5月的一天,张世杰带领2个中队200多人,从广兴洲出发到华容边境扫荡。

    驻烟墩的江南挺进支队一连连长彭守春率全连战士,埋伏在柿树岭附近的大道两侧山坡上,杨震东率指挥部在三屋厂(今君山区许市乡君岭村)进行指挥。待伪军进入伏击地段时,全连发起冲锋,很快将伪军击溃。

    这次战斗打死伪军10余人,俘敌40多人,缴枪50多支。此后,张世杰再也不敢下乡骚扰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但侵占华容的日军仍垂死挣扎,从县城调集日伪军180多人从墨山铺迂回到岳阳县边境,进入佛寺坳附近,再次对桃花山根据地发动“扫荡”。

    支队长郑怀远(原支队长杨震东调边区学习)得知情报后,立即率领5个连的兵力,于当天拂晓埋伏在佛寺坳附近山坡两侧等待来犯之敌。

    上午9时许,日军70余人开来。待敌进入埋伏地段后,支队发起猛烈攻击,日军回头逃窜,被支队截击,战斗进行到中午。

    是役,打死打伤日军60余人,缴枪50余支、子弹5000余发和一批其他军用物资。

    桃花山根据地的开辟,使鄂豫边区根据地同湘鄂赣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对敌占华中重镇武汉的包围,为鄂豫边区的巩固、扩大,为新四军第五师坚持敌后抗日斗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事建设和经济建设上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使新四军在洞庭湖滨牢牢地站住了脚跟。

    比湖南桃花山抗日根据地更早些时创立的鄂南抗日根据地,同样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1942年5月初,为了支援华中、华南抗日战场,牵制日军,新四军五师根据新四军军部指示,命令十四旅渡过长江,挺进鄂南,创建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2年8月,在鄂城谈家桥(现属大冶市)成立江南兵团指挥部和指挥部党委。

    指挥部党委于8月底成立中共鄂南工委,领导鄂(城)大(冶)、大(冶)鄂(城)、樊湖、阳(新)大(冶)等沿江地区工委。

    鄂南工委以鄂(城)大(冶)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心展开工作,机关设在鄂大工委和鄂大政务委员会所在地鄂大根据地中心区麻羊垴。

    1943年4月,中共鄂南工委与中共咸崇蒲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同时成立鄂南指挥部。

    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和鄂南指挥部机关驻地设在麻羊垴。

    1945年4月,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并入鄂南地委后撤销,鄂南指挥部并入鄂南军分区后撤销。

    为了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鄂豫边区党委指示十四旅设东西两路作战。

    1944年3月,顽军国民党鄂南挺进军的马钦武部、廖义华部趁新四军主力部队撤到江北,鄂大根据地兵力空虚之机,联合出兵1500余众,大举进犯鄂大根据地,强占了麻羊垴及周边的杨思爱、康家湾等地。

    鄂大工委书记王表率领县区武装奋力抵抗,并派人火速过江,向四军分区报告,请求主力部队增援。

    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张体学接到报告后,当即令罗通率新四军四十一团连夜先行过江,随后亲自率四十二团跟进。

    四十一团到达池湖港时,恰遇一股顽军追击几名武工队员至此,战士们争先登陆,先机制敌。

    顽军见是新四军主力部队,掉头就逃。四十一团追至康家湾附近。不久,四十二团赶到,夺回了敌之前沿杨思爱等地。

    天明时分,两路渡江部队和鄂大地方武装会合,立即发起全面进攻,张体学亲自部署并指挥战斗。

    新四军兵分两路,一部主攻麻羊垴,一部攻击康家湾。顽军节节后退,最后全部退缩到麻羊垴主峰。

    我军不断地加强攻势。马、廖两部困守山头,渐渐力不能支,日落前全线崩溃,狼狈逃窜。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我军大获全胜,缴获电台两部,机枪两挺,其它枪支和弹药一批。

    顽军死伤100多人。我军伤亡30多人。

    战斗结束后,中共鄂南中心县委和新四军四军分区在沙窝上宋湾召开了军民庆功大会,表彰了作战有功人员和群众支前模范。

    1941年9月,鄂南中心县委书记李平和雷同、刘光前率新四军鄂南独立第5团百余人,跨过长江,经梁子湖、鄂城、武昌来到咸宁(今咸宁市咸安区)山地,选择西岭、挂榜山一带作为新四军主力进军鄂南的立足点。

    10月,在鄂南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成立一支武工队,活跃于马桥、柏墩、挂榜山、西岭等地区。

    1942年4月,鄂豫边区党委决定,新四军五师14旅主力部队分东西两路渡江发展鄂南山区游击战争。

    5月,新四军五师14旅西路部队在41团政委罗通和鄂南中心县委书记李平的率领下,进入西岭,驻扎在尤家荡一带。

    罗通住在尤家宕,雷同住在啄木嘴。下旬,西路部队攻打位于梨窝、花纹泉的川军刘尔顺部(集匪、伪、顽于一体;自称“天部”),使敌逃至冯家山一带。

    6月上旬,雷同带鄂南地方武装、41团2营6连连长徐国华率部袭击湘鄂公路上的日军重要驻点港下雷,打死日军多人。

    同月,西路部队再次攻打龟缩在冯家山的刘尔顺部,迫使刘尔顺率残部逃到蒲圻神山、宋家河一带。

    西路部队乘胜前进,迅速创建以西岭为中心的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即咸(宁)崇(阳)蒲(圻)抗日游击根据地,并于7月15日东西两路部队胜利会师。

    6月下旬,驻咸宁日军40师团调集1000多人,分多路围剿西岭、挂榜山抗日根据地,西路部队机智跳出包围圈,隐蔽在西岭山口的前沙坪、后沙坪的高山密林中。

    7月初,一股100多人的日军摸到后沙坪,被隐蔽在后沙坪周围制高点上的新四军3个连打得鬼哭狼嚎,丢下多具尸体,夺路而逃。

    到7月中旬,经过努力,西路部队不仅站稳脚跟,并寻机打击日军,粉碎了日军的围剿。

    15日,新四军五师14旅东西路部队在南川高槎桥胜利会师。

    8月,国民党川军杨森部进犯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心西岭、挂榜山,新四军跳出包围圈到外线作战。

    1944年3月,由汤楚英率领的新四军41团2个连,与雷同、李飞鹏率领的咸武鄂地方武装分别从嘉(鱼)蒲(圻)临(江)和咸武鄂根据地撤回咸宁,在西岭、挂榜山一带坚持斗争,担任鄂南抗日根据地山地前哨任务。

    因侦察员叛变,部队在进攻驻石头童村的顽敌姜振武大队时,落入敌埋伏圈,部队伤亡惨重。

    雷同、汤楚英率部队杀出包围圈后,撤往黄冈整训。

    4月,雷同率部返回咸崇蒲。直到11月奉命撤到鄂大、黄冈等地休整,被编入41团。

    在这5个月里,这里依然是鄂南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立足地。